作者:管理員 時間:2017-02-24
85歲高齡的徐如人院士在致辭中感謝學校領導、同事和學生對其本人和家人給予的高度評價和關注關心,回顧了在吉大的工作經歷和為吉大化學學科走向國際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表達了全家兩代人對吉林大學的深厚情感。徐如人院士深情地說,之所以把捐贈儀式選定在今天,是因為64年前的10月11日,他從上海來到長春,正式成為吉林大學的一名化學教師。64年后的今天,他把全家人的科研心血捐贈給學校,是對吉林大學培養的誠意回報。徐如人院士還同與會師生分享了作為一名教師的思想感悟,即要把教學、研究、培養人作為三個核心任務完成好。在回首工作經歷時,他多次提到“拼命”二字,并鼓勵青年師生珍惜現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教學科研條件,潛心鉆研,不斷進取。
儀式上,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廣社、徐如人院士弟子代表陳接勝先后發言,回顧了徐如人院士的學術成就和突出成果,并表示會將先生對研究工作精益求精、對教誨學生言傳身教、對科學理想百折不撓的精神延續和傳承。圖書館館長王劍表示,“吉大學人書庫”目前已經收集在吉林大學工作的教師專著近三千冊,圖書館將以此次捐贈儀式為新的起點,把書庫建設成為弘揚吉林大學光榮傳統,銘記吉林大學師生風采與學術貢獻的陣地之一,不斷激勵吉大后學學習前輩的治學精神、高尚品德與嚴謹學風。
徐如人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無機化學家,分子篩與多孔材料合成化學家,我國無機合成化學學科的創建者與奠基人。195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同年分配來吉林大學化學系任教,1979年晉升教授,曾任吉林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合成與催化研究所所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200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在國際上發表學術論文近600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三等獎兩次,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三次,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獲得吉林大學“力旺”終身成就獎,成為吉大獲此榮譽的首位教師。龐文琴教授于1952年到吉林大學任教,參加建系工作并執教60余年,對新型雜原子分子篩的合成與性質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大量創新性成果,曾任無機合成研究室主任,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三等獎兩次,教育部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三次,與徐如人院士合作撰寫與主編專著七部,是吉林省首屆十大女杰之一。徐鷹教授是國際著名計算生物學家、生物信息學、腫瘤信息學專家,長期致力于癌癥系統生物學、微生物信息學和結構生物信息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F為美國佐治亞大學校董事會及佐治亞州科協著名學者講座教授,是佐治亞大學生物信息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長。2009年獲聘吉林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12年獲聘吉林大學“千人計劃(B)”講座教授,現任吉林大學—佐治亞大學系統生物學聯合研究中心主任。